珍愛吳哥    圖文/Emily
吳哥是善用角度的民族,階梯採60度、75度角來建造,利用建築的設計,讓身體產生敬畏感。世人需以仰望且敬畏的心去攀登,以示對吳哥王朝的敬意。
第三天,我們造訪大吳哥城和洞里薩湖。

大吳哥城
自扶南國奉印度教為國教,柬埔寨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,至闍耶跋摩七世改變了信仰,在他統治時期,改信了大乘佛教。沒有打仗,讓國家人民在最安定的狀況裡,把過去複雜的神話,皈依在一個很單純的一個笑容。當你皈依了真正的真理時,會有一個涅槃的世界出現,可以真正去幫助很多人去脫離他們的痛苦。因此也是柬埔寨印度教與大乘佛教的分界。

大吳哥南城門攪拌乳海.jpg
大吳哥南城門攪拌乳海


闍耶跋摩七世重建了國都吳哥城(Angkor Thom),為紀念其父修建了聖劍寺(Preah Khan),為紀念其母修建了塔普倫寺(Ta Prohm),而他為自己修建了巴戎寺(Bayon)。
他在世為宗教、祖先和陵墓等,共蓋34座廟。最特別的是當時百姓因信仰的生活規範和社會習慣都是自願來蓋。只因他們相信蓋寺有升天成佛的功德。
來到大吳哥,一進到南城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彩虹橋兩側,印度神話中的「攪拌乳海」。善神(提婆)與惡神(阿修羅)分坐在Naga蛇神的首尾,以輪流撥動巨蛇身體的方式,一起攪拌乳海,意味著在善惡之間拉扯,以維持世間的平衡。而宇宙是平衡的,是非、好壞都是一種互動。

巴孔寺.jpg
巴戎寺
接著來到大吳哥最重要的景點,「高棉的微笑」的巴戎寺。巴戎寺這座大乘佛教(Mahayana Buddhist)寺院是吳哥最後的一座國寺,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國寺。巴戎寺的浮雕共有1200米長,刻畫了11000個人物。在巴戎寺的中心高台上,是一個有49座(現存37座)四面佛塔的塔林,加上周圍5座門塔,一共54座四面佛塔,200多個左右微笑的面孔俯視著巴戎寺和吳哥,「高棉的微笑」就指這裡。

巴戎寺高棉的微笑.jpg
巴戎寺高棉的微笑

巴戎寺菩薩雕像.jpg
巴戎寺菩薩雕像

吳哥是印度信仰延續成為大乘佛教信仰的過程,慈悲智慧的笑容出現。菩薩垂眉、嘴角淡淡微笑,似乎了解人間深奧的一些秘密,那份發自內心的笑容與喜悅,是對行人最大的安慰與祝福。
若巴戎寺百多個臉笑起來,應該將是一生看到最美的吧!
   
洞里薩湖
「一方水養一方人」,洞里薩湖的水卻養了柬埔寨人、回教徒和越南難民三方人。
在一望無際的洞里薩湖中看到高腳屋、水上人家、學校、商店,應有盡有,他們以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,安身立命在湖上。洞里薩湖漁獲豐富,不分四季如同母親無私的孕育著最愛的子女,當然包括沒有身分證的越南難民。
世界上有多少戰爭造成的時代悲劇,越南難民就是戰爭下的時代產物,也因戰爭,自此世代宿命的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。在湖上的休息站,常可見到難民駕著小船載著裸身的小孩來到遊客邊乞討,孩子渴了媽媽用手舀起混濁湖水來餵,一切辛苦只為那卑微地活下去。

洞里薩湖  難民學校.jpg
洞里薩湖  水上學校

洞里薩湖 越南難民.jpg
 

洞里薩湖中之休息站.jpg
洞里薩湖中之休息站

雖然人生有時充滿考驗與痛苦,但我們仍然不能忘了「抬頭看」,認清周遭美麗事物的存在。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節奏,難民的的要求不高,我們的笑容或許尚不如他們來得燦爛。因為如何從不幸福中看見幸福,只有在實踐中才可能獲得真的省悟,當下唯有感恩自己所擁有一切,將更珍惜它。

聞名於世的「高棉的微笑」,它至今仍感染全世界,時至今日微笑和雕像已成為符號,此符號成為認同古代吳哥文化的重要信仰,告訴世人苦難會過去,人只要有智慧、慈悲,將會達到一個和平的狀況。
在吳哥,放眼所及欣賞到的雕刻,展現出吳哥窟卓越的雕刻藝術。其震撼不是文字可形容的,隔了幾千年,現在還在告訴你,它曾經有過偉大的文明。

想去吳哥窟?看看旅遊推薦


 

arrow
arrow

    盈達旅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